淺談NPD - 肆、 健康的自戀
.
接連幾篇文章,我們談NPD ( 自戀型人格障礙 ),大家一直看到「自戀」這個詞,其實是來自於"Narcissism / Narcissist"這些英文單字,指的是:過度自我陶醉的性格(者)。過度,也就是失衡了,所以當我們使用「自戀」這個詞時,大家常容易想到「自私」、「自大」、「自我」、…… 等等較為負面的詞彙。但當我們能注意到,要讓自己保持在一個較為平衡健康的心理狀態時,我們呈現出的,就會是「飽含自我肯定」、「欣賞自我價值」、「充分自我信任」、…… 等等積極正面的一種「健康自戀」狀態。
.
在此狀態中,我們會知道,人與人之間是有邊界的,每個人都應尊重及保護「屬於自己和屬於他人的界限」;我們能理解,自己與他人,在成長背景、人生際遇及觀點想法、…… 等等,各個方面都有所不同。而我們自己,順著生命的流動、隨著生活中的經歷,也都會有許多不同的階段性狀態變化;因此「健康自戀者」更能去尊重每個人生命體驗的不同之處,不會在當下以一己的想法對他人的經歷及體驗作出評斷,也不會一味地將自認為的好,不留餘地地強加於人。
.
健康的自戀,除了有自信且能輕鬆地看待自己擁有的許多面向,也會懂得適時調節自我情緒、嘗試減少或避免,恣意、放任地將個人感受投射於身邊所接觸到的人們。此外,因為健康自戀者,對自己有著足夠的支持與自愛,我們能夠自然地發自內心去欣賞他人,也會願意換位思考、同理他人,並留意不對他人的遭遇衍生失衡過度的共感同情或提供他人超過自己能力可以負擔的協助。
.
遇到挫折時,健康自戀者的心態及行動,是積極且踏實落地的。我們會知道,除了要顧及自己當下的內心感受,也需理解到自己的需求;既而在自我調整的過程中,讓自己能以較為舒適放鬆的心理狀態,帶著信心及勇氣去面對,一步一腳印地解決生活中迎面而來的各種挑戰與難題。
.
健康自戀者,能為自己提供一份相對穩定的安全感。因為懂得要善待愛護自己,知道生活中碰上的各種情境,都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契機,也就不會以「失敗」來看待「與預期不同」的結果;會自我鼓勵,只是我們還沒找到方法、還沒掌握到訣竅,因而事情尚未明朗、尚未有讓自己滿意的結果。我們會在每次的轉念及重新嘗試中,看見自己的進步並為此感到欣慰,而不會讓自己沉浸在挫敗、無法接受現況的心理感受中。健康自戀者,也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適時尋求他人的協助與合作,以創造共好及雙贏、多贏的結果。健康的自戀,讓我們能擁有更為開放敞開的心境,也會帶我們去看到,生命中一直存在著的許多有趣亮點及閃光時刻、為我們在工作及生活中提供各種成就感來源的可能性。
.
當我們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時常注意保持「健康的自戀」,我們會越發地能夠去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會疼惜自己,也會更加地相信自己內在的智慧,既而漸漸活得更加明晰、更為透澈。
.
我們的心,可以像口活泉;運用得當者,能在泉水源源不斷的湧流過程中,產生富含有益微量元素的養份,讓這活水,在滋養自己的同時,還能夠流潤福澤給到週遭的人們,讓大家同感那美好與豐盛。
.
反之,當人們遺忘了那本可自給自足的「自愛的力量」,開始將「關注焦點」轉移到「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讚美」,並時常將自己「個人的利益需求」置於他人、群體的福祉之上,就會開始進入「不健康的自戀」狀態;不察之下,當自己價值觀的「中心思想」產生較大的偏差後,在整個漸變的過程中也已一點一滴地失去對人的尊重、關閉對人的情感同理心、讓個人的倫理道德觀低落沉淪、……。如此,在人際關係中也會容易產生衝突與爭執、引發團體內的競爭、…… 等等。當一個人處於「有毒的自戀」狀態中,不只會讓他身邊的人們感到不自在,還會讓週遭的人們有被貶低、受到打壓似的不適感。
.
因為「有毒自戀者」的核心感受,是落在「自卑」和「極致的羞恥感」,所以他們時常會相伴有自責、自我厭惡感,也會因為內在總是感到空虛而缺乏安全感、…… 等等各種匱乏性的感受,轉而就會表現出:「充分利用」、「特權感」以及「共情匱乏」( 參考資料3 ) 這樣的不健康自戀者特點。這三項特點,也包含於前一篇貼出的NPD系列文章【 參、極端自戀人格者的主要特徵 】所列的特徵中。
.
有毒自戀者的心,將原本可以不斷生出汩汩活泉水的推動能量,用以產生諸多以個人需求為主的幻想及小劇場、個人利益至上的自私想法、…… 等等。於是一口活泉,漸漸剩下只能產出潺涓細流的微弱推動力;不只終將枯竭乾涸,長此以往,還會成為一窪破槽無底溝洞,開始需要透過吸取來自他人的能量精華以保內心潤澤。但這也只是,自一方進、又從心中的另一方破口而出;打從源頭,他們那空虛破孔的內心,就一直靜靜等待著,自己願意回頭的那一天,能夠真誠地面對、真心地善待,就能開始修補自己的心。
.
希望大家看過文章,可以時常反思覺察自己的自戀狀態;除了要識別並儘量遠離不健康自戀者、不讓自己受到他們影響,也可以透過我們提供的上師傳訊資料、白名單書籍、…… 等,在日常中協助自己安定穩固自我的核心價值、時常讓自己回歸到一個健康自戀的動態平衡。愛自己、尊重自己、接納包容多面向的自己、欣賞自己、給予自己安全感、……,然後推己及人地好好生活、享受這段人生,我們會發自內心地感恩及祝福,一路走來、至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
.
.
.
參考資料:
1. 自戀過了頭 就是生病了
2. 自戀型人格其實很沒自信?一篇了解自戀型人格辨識方式、成因及如何相處
3. Understanding Narcissism and Narcissistic Traits with Dr. Craig Malkin
哈佛醫學院心理學教授Dr. Craig Malkin提出,自戀者都會表現出的「三個特點」 ("Triple E") 為:
Exploitation 「充分利用」
Entitlement 「特權感」
Empathy impairments 「共情匱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